人民網成都2月8日電 (王凡)2月7日,成都彭州市濛陽街道舉行“啟濛爭優”項目現場分享交流會。與會者來到9個“啟濛爭優”共建共治項目現場,了解項目打造過程、多元力量參與情況、資源整合情況……新春伊始鉚足干勁,用行動回應居民期待。
現場會第一站在春泉村。春泉村清泉安居苑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重建小區。大年初九,小區裡燈籠高挂,依然洋溢著年味兒。走進小區,農具房外的電表格外醒目,這是春節前新安裝的。“農具房方便居民存放農具,但近些年大家紛紛購置電動車、三輪車,需要充電怎麼辦?過去大家愛飛線充電,帶來安全隱患,去年我們為每家農具房接通電源、安上電表,這樣家家戶戶在農具房裡充,更安全。”春泉村黨委書記鐘品全表示。近年來,小區裡“有車一族”逐漸增多,停車難逐漸顯現。去年,清泉安居苑治理過程中又新增了34個停車位,解決居民的“煩心事”。
羅家大院文化廣場位於普華村羅家院子。走進院子,一派干淨整潔,居民健身、休閑,自得其樂。普華村黨總支書記張華彪告訴大家:“這塊地方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是村裡的共用晒壩,后來村民陸續搭建了一些農具棚存放農具,環境糟糕,味道難聞,附近村民也多有抱怨。”去年8月,普華村啟動羅家大院改造,平整了院子,安裝了健身器材,還增添了椅凳方便村民閑坐。打造過程中,村民更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自籌資金不說,万向娱乐還有居民“貢獻”了自家的椅子,供村民共享。如今,文化廣場從過去“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大家愛去的地方,幸福感也“就地升級”。
金鳳村唐柏林院子是當地較大的林盤院落。過去,院子的圍牆“蓬頭垢面”,沒有美感。去年,院裡村民籌資30000余元,投工投勞,粉刷美化院落牆面1100平方米,綠化庭院300平方米,打造文化牆600平方米,將孝親敬老、村規民約、健康運動和綠色環保等理念“搬”上圍牆,不僅美化了人居環境,還在潛移默化中涵養文明之風,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當天,與會者還走進鳳凰石社區“轉角相遇·共度時光”項目、泉溝村“暖心食堂”項目、竹瓦社區趙家院子環境提升項目、寶石村翻修擴寬小區至白龍橋道路項目、星月社區恆大翡翠龍庭黨群服務站項目和東塔社區南新街有機提升“彭派生活——濛懂之夜”項目現場實地查看。各個項目的“東道主”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大家一路看、一路聽、一路學,收獲頗豐。各村(社區)書記紛紛表示,此次分享會是一次扎實的“思想充電”,接下來將用好“他山之石”,蓄積“攻玉之力”。
“啟濛爭優”是濛陽街道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品牌項目,2023年正式啟動,當年實施了10個項目,2024年實施了20個項目。2025年,“啟濛爭優”現場分享交流採取自願報名形式開展,與會者對照“啟濛爭優”共建共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對參與現場經驗分享交流項目進行現場評比打分,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啟濛爭優’項目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我們將持續激發村(社區)、社會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居(村)民等治理主體參與共建共治的積極性,拓寬共建共治路徑,撬動多元力量主動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營造多元齊治濃厚氛圍,攜手開創濛陽社區發展治理新局面。”彭州市濛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