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单纯的视觉享受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科技感、互动性和趣味性正逐渐成为吸引眼球的主要因素。因此,景观设计正朝着“玩”出新花样的方向发展,逐渐远离静态的传统景观,转向能够引发更多参与与互动的景观设施。
与静态的小品相比,拥有更高存在感的景观设置不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同时在使用频率和视觉效果上也更佳。如今的体验性景观在科技与互动性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不仅提供了全新的空间感受,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当下的景观设计,不再是单纯的视觉展示,而是一个多功能的交互空间,能够让人们“玩”起来。
交互是景观设计的基础。通过与参与者的互动,景观空间得以重新塑造。以广州中海观澜府海宝乐园为例,洛嘉儿童团队设计的可旋转八音盒;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仅是观赏者,更是景观的一部分。参与不仅带来了情感上的互动,也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了空间设计者的创意。
此外,在设计中,信息和地域文化的结合,使得参与者在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新的认知和感受。例如,成都的麓湖云朵乐园,通过巨型“万花筒”互动灯光装置,万向娱乐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文化内涵。
科技的快速进步为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具有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景观设计,是艺术和科技深度结合的结晶。像Wave/dstrict和发光的互动墙(LUMES)这样的项目,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的表现力,通过现代感十足且富有趣味性的方式,让人们在参与的同时,能够乐享其中。信息的传递与科技的展示,使得景观不仅是休闲的场所,也成为了一种知识传播的平台。
比如,在融创杭州·运河印的数字水帘项目中,互动性的场景鼓励人们动手参与,体验每一瞬间的乐趣。另一个例子是北京龙湖G-PARK科技公园,通过设计的趣味景观,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人与景观之间的双向交流。
相较于传统景观,互动性景观更具主动性。它不仅激发了参与者的欲望,更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整个环境。例如,武汉金地中核·格林格林公园,通过多样的互动设计,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体验的一部分。万向娱乐这种主动参与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欣赏方式,促进了人与景观间的深层互动。
旋转发光跑道等创意,更是激发了参与者的好奇心与热情。纽约的“脉冲”公共互动性装置,万向娱乐让路人能与之互动,从而产生了一种若隐若现的惊喜和乐趣,也是这种趣味性的体现。
趣味性与互动性的强弱成正比。只有在好奇心与新鲜感的驱动下,参与者才能与景观产生更高的互动。例如,北京中海望京府的童趣探索中心通过园区内的互动设备,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获取知识;同时,深圳的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则在互动性设计中融入了趣味,使得参与者能够在游玩的同时学习新的信息与文化。
这些设计巧妙地将娱乐与信息传递结合,为孩子们的学习增添乐趣,也是对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成功诠释。
在互动性、科技性与趣味性俱全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更关注于创造一个能够学习、交流、娱乐、休闲的综合性场所。在构建开放空间时,色彩、形态和空间表现形式需要具备一种“亲和力”,避免极端或尖锐的设计元素,以降低对参与者的互动影响。例如,水滴花园和会呼吸的“卵石”,都以柔和的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人与空间的自然互动。
面对当今社会日益增长的人们对独特与个性化的追求,互动性强、富有科技感的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里,参与者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景观的一部分,他们通过互动来体验和享受生活,这正是现代景观设计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在“玩的”过程中,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代的景观设计,不再仅仅是静态的艺术品,而是通过科技、互动与趣味相结合,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参与体验。人们在这样的景观中,能够享受生活,激发创造力,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系。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更多创新的景观设计将持续涌现,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场景观“玩乐”的新风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