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Rick Seif向“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密歇根”号颁发海军单位嘉奖,表彰其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的特种行动表现。
2.“密歇根”号SSGN在升级改造后,展现了显著的作战潜力,可作为无人系统的平台载体和前线有人指挥控制节点。
3.美军可能正在进行海上有/无人系统的协同运用验证,以支持“地狱景观”战术概念。
4.“地狱景观”战术概念包括ISR与战场环境调查、信息对抗、反潜战、对面打击和攻势布雷等多种任务。
5.由此推测,水下有人平台与跨域无人平台将是“地狱景观”战术的主要表现形态。
2024年底,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海军少将Rick Seif向“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密歇根”号全体舰员颁发了海军单位嘉奖(Navy Unit Commendation),表彰其2022年10月9日至2024年1月16日期间,在所谓“危险”海域出色执行了一系列国家安全相关任务和特种行动,并且彰显了“密歇根”号SSGN在性能上的显著提升,通过协同运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为海军特种作战和水下作战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回溯上述期间“密歇根”号SSGN的行动轨迹,从2022年4月完成“主要机械保护”维修离开美国华盛顿州布雷默顿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后,“密歇根”号SSGN先在珍珠港海军基地休整,然后开始例行前沿部署任务,部署地正是西太平洋海域,曾先后出现在关岛、琉球、韩国釜山、日本横须贺等海军基地。
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是由“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经过深度改装而成。原装备的24个“三叉戟D5”弹道导弹发射管中,有22个已被彻底改造,用于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剩余的2个发射管则被改造为可与干甲板掩蔽舱(Dry Deck Shelter,DDS)相连,充当水下部队进出潜艇的通道。DDS内部可搭载干式作战潜水载具(Dry Combat Submersibles,DCS),用于在敏感海域秘密运送特战队员。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也为SSGN设计了通用发射和回收模块(ULRM),以发射和回收多种无人水下航行器,如美海军早已广泛列装的“蓝鳍金枪鱼”UUV。此外,SSGN还配备了更为先进的任务控制系统,并对AN/BRA-34 OE-538通信桅杆的性能进行了改进和增强,从而构建了一个功能全面的水下多任务指挥控制平台。
经过升级改造的“俄亥俄”级SSGN展现了显著的作战潜力,理论上完全符合美国国防部与印太司令部提出的“复制者”(Replicator)计划和“地狱景观”(Hellscape)概念,不仅可以作为无人系统的平台载体,同时也能担任前线有人指挥控制节点。鉴于美国海军对“密歇根”号SSGN在西太平洋地区协同UUV执行的秘密任务给予的高度评价,因此有必要分析SSGN未来作战任务样式。
“俄亥俄”级SSGN在前线执行指挥控制任务并非空穴来风,2004年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和林肯实验室组织的“沉默之锤”的演习行动中,改装后的“乔治亚”号SSGN在艇中设置了前线作战管理中心,可以接收来自空中有人无人系统的态势感知信息,并指挥控制前线水面水下以及陆地单位执行作战任务、指挥发起水下巡航导弹攻势。在这次演习试验中,SSGN作战管理的职能更多是侦察情报的处理和分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后续“俄亥俄”级SSGN还参与了PLUSNet水下网络化系统的构建,即以SSGN为母艇,以多型UUV/AUV为活动节点,并以水下潜标、浮标和水声探测阵为固定节点。
二十年后的今天,美国印太司令部前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先后提出“地狱景观”和“复制者”概念,描绘美军操作海量多域异构无人系统在“反介入/拒止”区域内构建智能杀伤链的场景,探索非对称的无人系统集群战法。即便无人系统智能化技术发展迅猛,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尚难以达到取代有人系统完成复杂任务的程度,因此无人系统需要融入有人体系,相互补充而非取而代之,“地狱景观”战术战法的指挥控制功能依旧需要有人系统的深度参与。
“密歇根”号SSNG在2022~2024年之间执行的特种行动说明了美军有可能正在进行海上有/无人系统的协同运用验证。2023年,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在报告《攻入堡垒:维持美国的海底优势(Fighting into the bastions: Getting noisier to sustain the US undersea advantage)》同样提出要将有人攻击核潜艇从攻击性任务中解放出来,转而承担更多指挥和决策的职责,同时加强与多域无人系统的协作。
2017年美海军成立第一水下无人中队(UUVRON 1)后,至今已基本实现跨域多层级的有人系统指挥控制无人系统的协同探测和打击能力。
从当前无人系统以及有人无人协同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实现无人系统的全智能自主仍面临诸多挑战,无人系统平台还需要有人平台的指挥引导,实现“人在环路”的人机协同应用模式;在“地狱景观”战术概念中,跨域无人系统是主要的装备体系和使能平台,其作战指挥控制需要有人平台进行任务规划和指令下达;另外,在电磁频谱环境复杂的战场中,低成本、大规模的无人系统集群会受到电子战压制和复杂环境的干扰,大型有人平台作为整个体系的指挥控制和通信中继节点,可以提供稳定的广域组网通信和数据传输基础保障。
综合而言,SSNG的功能特点十分符合“地狱景观”战术中有人平台的需求——为前线人员提供一个隐蔽的水下战指中心,集信息融合、指挥决策、任务控制、通信中继分发、运输载具等功能为一体。以SSGN有人平台为核心“地狱景观”无人系统战术概念可以执行的具体任务包括:
1.ISR与战场环境调查:跨域无人系统能够以隐蔽协同的形式对水面、水下、空中、陆地目标进行连续侦察,迅速完成海底环境及水文信息的勘测和记录,还能标记拒止区域内存在的水下传感器、通信设施、水雷及UUV支持基础设施等。SSNG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现场指挥、规划设计、事实核查的作用。
2.信息对抗:无人潜航器携带水声智能组合诱饵掩护己方水下作战力量机动与作战;跨域无人系统集群可以参与电子对抗作战当中。水下SSNG是电磁频谱战指挥中心,完成对全域态势信息处理与整合。
3.反潜战:以潜制潜是效能表现最好的反潜样式之一,大量低成本的小型无人潜航器可以提前部署,在广域范围内对经过的柴电潜艇进行探测感知和跟踪,被跟踪方也很难对小型潜航器进行反侦察。SSNG承担反潜指挥控制的职责,包括决策、指令、通信和协调,还可直接调动体系内反潜无人艇和无人机执行高效猎潜任务。
4.对面打击:“地狱景观”所描绘的战术核心目标就是以海量的自杀式无人系统和海上预置系统发起直接的火力打击,整个过程包括对目标的侦察探测、稳定跟踪、电子对抗、火力打击、效果评估等。SSNG是对面打击作战OODA环中的核心,一是制定规划打击方案,二是控制跨域无人系统按照预定攻击策略发动多波次打击,三是进行毁伤评估以及决策下一个OODA循环。
5.攻势布雷:在关键航道和重点海域攻势布雷会极大迟滞对手行动速度,但攻势布雷往往需要进入纵深海域。万向娱乐app水下无人系统在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既可以达到秘密布雷的目标,也极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风险。SSNG的指挥控制功能在此过程中体现的十分重要,一是可以指挥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UUV)部署水雷(如“锤头”智能水雷),二是控制规划自行式水雷前往特定海域的航迹,三是承担卫星通信中继和水声通信的功能以激活部署的水雷。
美军有部门单位已开始论证和实践“地狱景观”战术的可行性。这次高调曝光“密歇根”号SSNG的秘密军事行动内容,明显是为了呼应“地狱景观”战术概念以及展示其在西太平洋海域的存在感。初步推断“水下有人平台+跨域无人平台”将是“地狱景观”的主要表现形态,前者为指控与作战管理中心,后者负责执行多类型作战任务。(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 邱志明,孟祥尧,马焱,等.海上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运用与技术发展 [J].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24,32(2):184-193.
[3] 石封茶,白江波,卢迪. 外军有/无人编组技术分析 [J]. 指挥控制与仿线]